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五)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3-13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专门特派编辑前往会场,进行现场报道。此后将会为大家陆续奉上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共享此场学术盛宴。

不同于惯常的新闻稿,也不同于正式的会议综述,我们立足期刊媒体的特点,尝试以一种新型的方式来跟踪报道此次会议,力求将学术性、时效性、公众性、话题性融为一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欢迎转发和转载。

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网站 http://meeting.nlc.cn/ 


特派编辑:樊舒(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共设六个分会场。其中,9月10日上午9: 00-12:15在国家图书馆新闻发布厅(南区二层)开设的分会场四的主题为“互鉴·融合:多向互惠的图书馆交流合作”。会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会议特邀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有强主持,主讲人为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馆长莱斯利·威尔和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许建业。下半场会议由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主持,主讲人为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总裁梁宝珠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既是图书馆的文化性赋予的使命,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要求。

与会人员共同围绕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与交流合作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展开,讨论了图书馆在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并进一步强调了图书馆以其独特的途径和方式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讲人之一

陈超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

主题:交流互鉴,开放合作——上海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探索与实践

摄影:樊舒

(1)机遇与挑战:

陈超馆(所)长首先阐述了目前中国图书馆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已有较为成熟的做法,如通过学会、协会、协议、论坛、联盟等方式开展交流与合作。

(2)探索与实践:

陈超馆(所)长从国际、国内、上海市内三个层面阐述上海图书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践。

① 第一层面:国际层面

从国际上来看,上海之窗合作(Window of Shanghai)项目的实施,已与多个国家和机构达成协议,这一项目以图书捐赠为主,通过馆际协议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献交流仅仅是一方面,文化交流和业务交流则更为重要,如目前开展的一些文化展览,反映上海文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展览以及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等活动在其他合作馆中开展宣传等。此外,纸质书到电子书的发展,已专门建立了服务于100多个合作机构的电子书平台网站等。在国际交流层面还打造和建立了论坛平台,一是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第十届将于明年举办;二是上海竞争情报论坛,今年9月即将与国际科技信息理事会开展合作,主题为“开放科学与开放创新”。上海图书馆已参与多个国际协会的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交流学习,总体上建构了比较多元、立体的平台。

② 第二层面:国内层面

上海图书馆立足学会、协会等搭建交流平台,在传统的核心业务领域也已组织了相关会议、论坛、培训等,如用于图书馆技术的“IT for L”学术会议。此外,在参考咨询领域、、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新媒体微服务、一卡通服务等面向全国用户的制度化平台。这些平台依托于专门的机构组织,面向全国图情界开展。与此同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上海图书馆积极开展业务交流和协同互动,加强长三角图情服务联动。在会议、展览、阅读等方面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了专业联盟,利用丰富的活动方式,与国内图情界开展广泛合作、联动和交流。

③ 第三层面:上海市内

在上海市内,上海市图书馆依托行业协会、学会等开展馆际交流等服务。其中总分馆体系建设中于2018年年底已有274个机构,还包括多个市级成员馆、区级成员馆、高校成员馆等,实现一卡通服务网点347个。其中城市书房已经有26个进入一卡通系统,为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3)战略与思考:

最后,陈超馆(所)长指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①明晰交流合作的目的。立足学协会等主要交流平台,开展双边协议合作和区域合作;②明确区域合作的定位。核心原则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③投入和产出的评估。利用科学定义、科学评估推动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开放与交流过程中也需要具备四种思维:①战略思维。强调顶层设计,特别是多边跨界合作等;②跨界思维。坚持多领域交叉学习与交流,实现跨区域、跨省数字资源的共享、交流、合作;③法治思维。始终坚持依法治馆;④开放思维。实现更大范围的开放,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斟酌。



主讲人之二

莱斯利·威尔  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馆长

主题:图书馆、档案馆整合——创造跨越时空的对话

摄影:樊舒

(1)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LAC)的主要任务

首先,莱斯利·威尔馆长回顾了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LAC)的历史:1872年成立加拿大国家档案馆,1953年成立加拿大国家图书馆,2004年成立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其次,介绍了LAC的主要任务是保存加拿大文化遗产,造福今世后代,使其成为加拿大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的持续记忆。目前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在数字文献方面拥有大量记录,相关资源如图片、邮政档案、文化遗产记录等数字资源丰富。

(2)图书馆、档案馆整合愿景

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整合并不易,这样结合具有不稳定性,这以组织在经历了预算缩减、损失会员、长期项目取消等困境后,目前仍在持续解决问题。整合后的机构愿景主要内容如下:

① 2004-2008:LAC主要由3个领域组成,分别是政府数据、文化遗产集合、统一的物理和虚拟访问服务;

② 2009-2014:尝试使用适用于存档和发布资料的获取、保存和访问的通用结构,实现数字和虚拟世界并存;

③ 2014-2018:返回已发布的遗产和档案的单独部门、对于已出版和存档的资料开展服务,保存数据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采用更为标准化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传统图书馆的角色正在转变,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所提供的服务和活动不一定与传统图书馆业务相关。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之间长期存在的区别正在变得模糊。

(3)加拿大国家遗产数字化战略

将出版或未出版的来源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协会的资料数字化,并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截至2018年5月,已有58家机构承诺与相关部门合作,为加拿大国家遗产数字化战略提供初始资金。如数字化来自一战的640000条记录,保存加拿大独特语言和文化资料以及数字化原住民、因纽特人和梅蒂斯人等相关内容。此外,LAC广泛使用社交媒体来推广其收集的信息,并传播有关活动、合作伙伴以及项目和服务等信息。注意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语调、态度、措辞等,不必过分恭敬,利用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注意,进一步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升加拿大国家图书和档案馆的声誉。



主讲人之三

许建业  南京图书馆副馆长

主题:走向深度融合: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摄影:樊舒许建业副馆长认为图书馆与出版社和书店的业务合作由来已久,在简述图书馆与出版社和书店业务合作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归纳出馆社店业务合作的基本认知。通过对国内馆社店业务合作与项目协作的近期实践的分析概括,探讨了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价值目标、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

(1)馆社店业务合作的历史渊源与基本认知  

图书馆事业与出版发行业各自承担着定位不同却又高度关联的角色,在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馆社店合作正成为跨界融合、创新共赢的必然之举。因此,在回溯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厘清对于馆社店合作的基本认知十分重要。图书馆应更加高效地发挥各类读者群体的价值,出版社则需不断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地出版物,书店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布局和空间体验,三方携手推进出版发行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呈现,打造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

(2)馆社店业务合作与项目协作的近期实践与初步分析

许建业副馆长通过四个案例阐述和分析了馆社店业务合作与项目协作的近期实践:①以“你阅读,我买单”项目为代表的馆(社)店业务合作,如 南京图书馆2015年开展的“陶风采”服务暨惠风书堂项目,成为体现江苏特色和南图特点的跨界典型成功案例。“陶风采”图书对补充馆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提升读者的参与积极性;②以国图出版社等为代表的图书馆特色馆藏整理与出版发行,充分发挥了图书馆领域专业出版机构的作用;③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项目,其本质上旨在实现本区域范围内阅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阅读服务的均衡开展。如以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和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为领先代表的“城市书房”建设项目,历经近五年的发展,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标准、营造品牌、整合资源、健全机制等做法,正在成为全国地市级馆总分馆制开拓创新的业务标杆和工程示范;④由《图书馆报》参办的全民阅读年会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项目,使得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融媒体服务平台成为今后面向馆社店业务深度融合的主攻目标。

(3)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考

最后,对于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价值目标、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考进行了总结:

① 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价值目标。努力形成馆社店深度合作机制,有机整合三方的读者数据、空间利用、资源内容、经费安排、活动平台、技术系统,应是今后是西安协同创新的目标所在。

② 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项目合作前景广阔,三方需要从不同的业务视角和工作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其职业特长。

③ 新时代馆社店业务互鉴和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确立跨界思维、超越本位、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以开放共享促业务融合;其次,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增强业务本领,以适应服务新业态的要求;最后,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要求,增进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媒体传播等行业的对接交流。



主讲人之四

柯平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

主题: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地位

摄影:樊舒

(1) 相关文献回顾

柯平教授指出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国国家图书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英国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十三五”期间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中都涉及到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之一即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2)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定位

柯平教授认为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主要有:

① 中介者角色:图书馆为国际文化交流架起了直通的“桥梁”,构筑了多途径的“渠道”,搭建了强大的“平台”;

② 推动者角色:既推动国内文化走出去,也推动国外文化引进来;既推动文化项目的国际合作,又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成果产出;

③ 组织者角色: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主题之一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④ 中心角色:图书馆应成为资源中心、活动中心和营销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文化交流;

⑤ 领导者角色:纵观图书馆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图书馆在当代国际文化交流中应该以领导者的角色来发挥其影响力。

(3)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图书馆在国际交流文化中的作用这一主题,柯平教授认为具体内容主要包含:

① 保存文化遗产。图书馆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使命,并通过建立文化交流中心来发挥图书馆的这一重要职能;

② 引进和传播国外先进文化。在这一方面,目前图书馆可参考的主要做法是采集收藏国外优秀书刊文献,引进和传播国外优秀影视作品或举办相关活动传播国外优秀文化等;

③ 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图书馆应以传播民族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活动,积极接待国际来访和交流,进一步传播中华古籍保护技术;

④ 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促进跨文化对话。这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之一,其中国家图书馆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图书馆外语培训服务,设立多元文化空间等做法加强对话和交流,如《广州图书馆2016-2020年发展规划》就提出了“多元文化窗口”的使命;

⑤ 出版物交换。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出版物交换和文化专项中的出版物交换;

⑥ 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的全球合作是国际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且中文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加强图书馆的深度合作也必不可少;

⑦ 图书馆馆员业务交流。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馆员交流项目、国际业务交流与国际研讨会等,如国家图书馆参与的中日韩数字图书馆项目、《亚洲图书馆昆明宣言》、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等,都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结论与建议

柯平教授针对这一主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① 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和路径优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其他各种文化交流共同影响、互为补充。图书馆以其独特的途径和方式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既是图书馆的文化性赋予的使命,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要求。

② 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图书馆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图书馆选择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播,能够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③ 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鲜明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战略规划以及图书馆的政策支持十分重要。

最后,柯平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建议图书馆学界应积极开展国际图书馆文化交流史的研究;②建议图书馆界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成果共享平台,并组织优秀案例评选;③建议国家重视并出台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的专门政策和相关规划,推动图书馆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发展。



主讲人之五

梁宝珠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总裁

主题:国际与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摄影:樊舒

(1)新加坡概况

梁宝珠女士首先对于新加坡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强调了新加坡多元种族特色,即多元种族、宗教的社会,人口密度较大,共有560万人口。其中新加坡作为海港城市,而图书馆作为“知识港口”发挥其重要作用。目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管理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以及26家公共图书馆。

(2)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使命

梁宝珠女士指出目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 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及与大使馆合作建立国际网络。利用所建立网络开展对外联系,让新加坡人接触外国文化与文学以促进文化外交与相互理解;

② 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其中,主要的合作伙伴包括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土耳其共和国国家档案总局等,参与了多个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如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第二届论坛等。此外,主要合作方式还包括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实现技术与知识的转移、提供数字化服务、馆藏服务以及图书馆员交流学习等;

③ 与大使馆合作。通过与大使馆的密切合作加强各国的文化交流,如与沙特阿拉伯大使馆、法国大使馆开展的书籍捐赠活动,与日本大使馆举行的公开讲座以及与韩国大使馆举办的传统诗歌朗诵等活动。

(3)通过合作发现新加坡资源

梁宝珠女士认为通过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发现新加坡的资源。如面向大英图书馆借展与新加坡相关的珍贵史料、在新加坡开展的“中国之窗”以及在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开展的“新加坡之窗”、新加坡数码资源计划(数码珍本——世界视角下的新加坡)等活动,都有利于增进用户对新加坡文化的理解,并推动图书馆之间的彼此对话、彼此共享、彼此学习。此外,梁宝珠女士还介绍了新加坡区域内的其他发展项目,如横跨五个城市的“行动文字”(words on wheels)计划、全国阅读运动系列活动之一的“Read! Fest”阅读节、亚洲少儿读物节等,对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鼓励用户的分享和参与使其更好地成为世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4)总结与收获:

与国际和地区伙伴建立关系,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提升途径,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地相互借鉴和学习。因此,向国际伙伴学习科技与生产力、数字化与数码资料保存、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向区域伙伴学习其热忱的态度、强调阅读与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并与区域伙伴一同推动区域内图书馆的发展。通过学习好的做法,同时签署一些协议,使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更为持久,合作更为永续,文化交流更为长远。



主讲人之六

王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主题:中国地域文化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创始与发展——以江南文化为例

摄影:樊舒

王世伟研究员试图从文化自身的内因来探寻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密码。从江南文化切入,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内容:

(1)江南文化为国家图书馆提供了创始的土壤

    在国家图书馆创立之前,江南文化已孕育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在上海和江浙等地展现了公共图书馆的初现曙光,为国家图书馆的创立开出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这一时期作为江南地域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为国家图书馆的创立形成了持续的助推力,按地域和时间划分,主要分为三波浪潮:①西方传教士和侨民等在上海创办图书馆的第一波助推浪潮;②在浙江绍兴创办古越藏书楼的第二波助推浪潮;③在江苏南京创办江南图书馆的第三波助推浪潮。

(2)江南文化为国家图书馆注入了重要的发展资源

从国家图书馆创始和发展的110年历程中,江南文化为国家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人才资源和文献资源。就人才资源而言,有几位江南籍文化人群体为国家图书馆的发展持续地提供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人才资源,如京师图书馆首任馆长缪荃孙、担任北平投诉壶关馆长十多年的蔡元培、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刘季平等。从文献资源来看,江南文化为国家涂刷滚的文献馆藏提供了源源不断地滋养。

(3)江南文化为国家图书馆提供了改革创新的参考借鉴。

江南文化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特质,这种江南文化的秉赋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如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蕴含着江南文化的江南地区图书馆创新之潮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奋力前行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4)结语

回顾历史,王世伟研究员指出我们既可以追溯江南文化人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群体追求,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发展轨迹中江南文化在百年多马拉松搬的文化接力,可以发现江南文化机器跨域的交流交融在图书馆事业前行中的驱动力量,也可以认知江南文化高地对国家图书馆文化高峰所起到的积淀作用以及国家图书馆文化融合力的博大胸怀和凝聚力量。在因此,图书馆史的研究中,应当更加注重文化研究、整体研究和基础研究。推而广之,中国各大地域文化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制版编辑 | 姚志臻

END

学术活动|第三十三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四)

学术活动|第三十二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三)

学术活动|第三十一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二)

学术活动 | 第三十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一)

学术活动 | 第二十九期 2019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论坛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